詞條
詞條說明
在各類眾多的銅佛像中西方三圣較為常見。西方三圣又叫阿彌陀三尊,他們分別是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觀世音菩薩。他們有各自的代表意義:阿彌陀佛是表無量光明,無量的壽命,無量的功德;觀音菩薩是表大慈悲,宇宙的大慈悲;大勢至菩薩是代表喜舍。那么,正確的西方三圣的佛像擺放方法是什么呢? 正確的西方三圣佛像擺放方法:中間是阿彌陀佛,左脅觀世音菩薩,右脅大勢至菩薩(此處的左和右是按照阿彌陀佛的左手邊和右手邊)。
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銅鼎,長方、四足,高133厘米,重875公斤,是現存大的商代青銅器。鼎腹內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為祭祀他的母親戊而鑄造的。 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為整體鑄成,鼎耳是在鼎身鑄好后再裝范澆鑄的。鑄造這樣高大的銅器,所需金屬料當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須有較大的熔爐。經測定,司母戊鼎含銅84.77%、錫11.64%、鉛27.9%,與古文獻記載制鼎的銅
為青銅質,保存完好。鐘圓肩,呈直筒形,鐘肩飾一周覆蓮紋,鐘身外壁橫向有5組(每兩條線為一組)弦紋,其中較上端和較下端各為一組凹弦紋,剩余三組為凸弦紋??v向共有6組凸弦紋。弦紋間雕有折枝花葉紋。浮雕圖案空白處嵌以祥云。整個畫面凝重古樸,生動逼真,栩栩如生。鐘身內壁素面,鐘口微侈,呈六角弧似蓮花狀。 另外,從該鐘出土地理位置、周圍環境和走訪群眾調查獲知,這里居涇水之北,鐘出土北200米處原來有一寺院
這是西亞真實獅子形象本性在中國獅子造型藝術上的反映。當西亞的真實獅子形象來到中國的土地上后,藝人們紛紛拿起雕刀和畫筆給它造像。但由于能真正見到獅子的藝人微乎其微,故他們手下出現的銅獅子雕塑形象大多以虎和豹的混合形象出現,以表現其野性的、靈動的“獸王”本性,概括成矯健奮躍的姿態,強調其頸項部的鬛毛和靈動碩長的尾巴,動勢奔放強烈,藝人們賦予手下的銅獅子雕塑以矯健的動勢,希望能和想象中的真實獅子形象接
公司名: 河北中正銅工藝品制造有限公司
聯系人: 邸廣**
電 話: 0312-5646196
手 機: 13722252255
微 信: 13722252255
地 址: 河北石家莊行唐縣保定市唐縣長古城工業區
郵 編: 072350
公司名: 河北中正銅工藝品制造有限公司
聯系人: 邸廣**
手 機: 13722252255
電 話: 0312-5646196
地 址: 河北石家莊行唐縣保定市唐縣長古城工業區
郵 編: 07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