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13日是“國際減災日”,為提高市民的防災減災自救意識,北京市民政局聯合中關村智慧減災救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北京34個銷售網點開售3200套應急包。應急包分4個種類,價格分別為500元、800元、1000元、2000元。這也是全國推出家庭應急物資專賣店。 對于絕大多數中國老百姓來說,“家庭急救包”還是個陌生的概念。而從它的名字就可以看得出來,這是一種家庭面臨突發危急情況時供家庭成員避險自救用
做為一個新升級媽媽,有了小寶寶感覺整個世界都屬于自己了。 起初的喜悅慢慢的演變到自己的恐慌,人生一次做為人母,只知道給他什么都要好的。 產后在醫院住了三天,每天都有護士、醫生詢問照顧,回到家中雙方父母服務。慢慢的不知道自己應該怎么照顧小寶寶了,父母說要這樣做、自己想要這樣做、網上搜索又是那樣做,不知道到底怎樣才是正確的。感覺到小家伙身體稍微發熱就往醫院趕,就怕沒有照顧好得病了,醫生看后確定一切正
五年內,每5-10萬人口設置一個急救站。新建、改建、擴建的二級以上公立```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規劃設置急救站的辦公用房,急救中心根據政策要求和急救站的布局需要優先使用。這是記者12月19日從市衛生計生委獲悉的。 為滿足居民對急救設施的需求,我市明確規定急救中心按照每5-10萬人口設置一個急救站的布局,根據區域服務人口、服務半徑、地理環境、交通狀況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在全市設置的急救站可獨立
車了禍現場,人們往往打電話報警,鮮有實施急救,如果車里備有應急急救包,可能會挽救很多人的生命。 市民在新聞中也會看到,有旅客在火車或者地鐵、飛機上會遇到突發疾病的情況,經常有好心人現場對其施救,病情都得到控制。除了讓人感受到助人為樂的暖意外,也讓人不禁有了一個想法:如果在火車和飛機等公共交通工具上配備專業急救產品該有多好。 昨日,陜西法士特集團公司首席技能培訓師曹晶在參加陜西代表團分組審議時說,